舊故事 (He Was) 專輯介紹
沈以誠 · eason 舊故事he was /大新聞i am 個人創作 · 經典重制,概念雙ep之《舊故事he was》 在過去與現在的空隙里 同步發行,以對話形式探尋我們于時間中流動的痕跡 —— 時間是一面鏡,照出過去與現在兩端。 每一刻都仿佛有兩個自己在對話。 過去會真的過去嗎?那些被留存于記憶中的分秒組成了今日的我們,我們是共生的。 現在會永久留存嗎?被記錄的現在才擁有在未來值得被追憶的可能,我們是共生的。 沈以誠概念雙ep《舊故事he was》和《大新聞i am》 將那些在成長中聆聽過的“舊故事”盛起新編,讓它們于當下依舊鮮活; 將那些當下心中涌動著的“大新聞”以歌傾吐,讓它們在未來能被銘記。 一首“舊故事”配一首“大新聞”,時間如鏡橫在新舊之間,分隔開過去與現在的兩個自己,又成為他們彼此間對話的介質。 《舊故事he was》和《大新聞i am》連通過去與現在,打開這本以音樂寫就的對話集。 —— 舊故事he was 第一幕 · first act · 摯愛love 《情書》遇到《形容》 1996年,張學友的《情書》發行,當時的沈以誠一歲有余。而這首已成經典的作品,經由上一代人的口耳相傳,間接把關于愛的領悟刻進了他的心中。在重制這首經典時,沈以誠試圖以當下年輕人的態度對這首歌進行適度的重譯解讀,復古、輕盈、優美的city pop把苦情色彩融化成隨風而去的浪漫星光,為舊日情感染上了一層層唯美的光暈,創造了一個屬于他的新版本。 這封情人節發出的《情書》回顧愛情,《形容》贊頌親情,是屬于沈以誠的《舊故事與大新聞》第一幕。 第二幕·second act·成長growing 《孩子氣》遇到《悠閑》 時間線撥到1997年,當時的萬芳發行了自己的第九張專輯《左手》,而其中的第二主打《孩子氣》后來成了沈以誠的私藏之歌。這首由鄭華娟創作的歌曲中描繪了對充滿幻想和純真冀盼的愛人無法自拔的著迷,在傳說與童話的世界中穿行,展開了一片寬闊璀璨的畫面。 而在沈以誠的版本里,韋偉操刀的制作延續了沈以誠之前在《玩家gamer》中的異域風情,淡淡的世界風色彩配合沈以誠暖調的音色和溫柔的口吻,透著寵溺與好奇,仿佛他自己也是那個充滿幻想和純真冀盼的角色。 能在好奇之中成長、始終保留純真之色,是這一版《孩子氣》的演繹角度。它與講述自我療愈的《悠閑》一起,組成了沈以誠《舊故事與大新聞》關于“成長”的第二幕。舊故事 (He Was)歌曲